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新闻资讯
 首页 - 资讯

牛奶标准应该先谈安全再谈营养


录入时间:2011-12-22 9:34:20
   
   
“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中国某奶业巨头提出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且不论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但牛奶的确成为国民不可或缺的消费品。近来,“多细菌”、“低蛋白质”、“生乳标准全世界最差”、“低标准牛奶不如白开水”等关于对新版《生鲜牛乳收购标准》(GB193012010)(以下简称“新国标”)评价的浓缩词汇屡见报端,也让普通消费者揪起了心,又纷纷开始担忧乳制品安全和营养问题。什么是“新国标”?此标准下的乳制品还能既安全又营养吗?是否进口产品就一定更好呢?带着消费者关注的问题,记者向专业人士一探究竟。
  一味“高标准”反而导致不安全
  卫生部2010年6月发布生乳新国标以来一直争议不断,近期人们更将矛头对准了标准中所提到的几组数据,它们分别是:生乳蛋白质含量由旧国标中的每百克2.95克下降到2.8克,而每毫升生乳中的菌落总数最低标准也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200万。
  记者了解到,新国标中规定的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含量却远高于欧美的40万、日本20万的标准。
  蛋白质指标为何定为2.8克?其实,2010年卫生部就发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进行了解释:我国目前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也相对较低。同时,奶牛不同泌乳期蛋白质含量也会不同。新国标降低了蛋白质标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方面保护大量中小规模奶农的利益,另一方面也维护我国奶业的稳定发展。
  云南省奶业协会会长毛华明也介绍道:“消费者有疑虑,主要是没有对新国标理解透彻。新国标所规定的标准针对的是‘生乳’,也就是乳品原料,并不是消费者直接进行消费的产品。现阶段如果制定一个‘高标准’的乳品国标是不切合实际的。套用国际先进标准,容易让不达标的原料为了达标被迫掺杂造假,这样不仅不安全,更会造成原料浪费。其次,即使现阶段有了高标准,但也无人监管,会使得标准变成一纸空文。乳品标准制定应当是阶段性的,对于我国现阶段乳制品发展来说,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全标准’,而不是过分强调‘质量标准’,只有安全有了保障,自然而然才有营养可言。”
  “菌落数”多少与具体产品特质挂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面对新国标出台后的种种争议,乳品企业并不是很上心。因为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标准,而大部分的企业标准都远高于国标。目前云南省没有乳制品地方标准,但是协会正由省农业厅牵头,拟出台“云南生鲜牛奶地方标准”,而且云南省乳制品“十二五”规划也早已提交农业厅。
  其实,《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对于菌落总数指标200万也进行了解答:目前我国奶牛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仅为23.1%,5头以下比例为32.4%,这种小规模养殖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而散养很难控制菌落总数的范围。
  这位业内人士分析到:“消费者购买乳制品要有安全保障,原料中的菌落总数要有所限制,这和企业加工时杀菌也有重要联系。菌落总数的指标越低,要求原料越新鲜,这就需要缩短挤奶到加工的时间,同时还需要更好的设备。大型企业因集中饲养大量奶牛,通过机器挤奶,两个小时就可以装瓶保存,大大限制菌落总数的增长,但是散养户做不到这一点。” 
  “乳品中所含的菌落总数的标准还和不同乳品自身特点有关,消毒奶中的菌落总数要求是最严格的,而乳饼的要求则大大放宽。一般农户家挤奶做乳饼,原料放上几个小时,菌落总数肯定要超过200万,但这并不影响最后所做出的乳饼安全,人们多年来照常食用。因此,在选择乳制品时,也要根据不同产品特性进行判断。”
  “外国货”品质不一定就高于自家产品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费者的谨慎,也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太多乳制品问题事件。许多消费者在拿新国标和欧美等国家的标准比照后,认为选择外国的乳制品更安全,那么事实真如此吗?
  毛华明承认,外国企业由于在奶牛养殖、原料采集和产品加工等多方面条件都优于国内企业,许多发达国家的乳制品的确品质较高。但乳制品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乳制品品质正在逐步加强,随着国家对企业规范,市场优胜劣汰,国产乳制品能更值得消费者信赖。如果一味追求外国产品,忽略了运输成本和保质期等问题,也是不可取的。
  “有需求的消费者,可选购进口奶粉等保质期相对较长的乳制品。牛奶、酸奶等保质期较短的乳制品,没有必要追求外国产品。”毛华明建议到:“其实,人们选择乳制品时,既要安全又要有营养,可选择消毒、超高密集的纯奶或酸奶,而少食用乳制饮料。因为乳制饮料中营养成分含量没有严格标准,还含有相应的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有所帮助。”
  最后,毛华明还结合云南乳制品企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本地消费者应当信赖自己的品牌。“通过近几年相关部门的整顿,现在云南拥有的乳制品企业就剩16家。这些乳制品企业通过标准化管理,形成了原料收购有序,生产加工规范的模式。这样避免了企业间为争抢原料,导致市场混乱;或第三方介入收奶后,存在的掺杂造假现象。再加上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原料收购环节的全面检测,让乳制品生产从源头就建立了预警机制,这也是保证消费者安全的重要举措。”
(来源:新民网)

 

上一篇:48批次26款食品有些不干净

下一篇:科学家制出新禽流感病毒拒绝删减细节保密

相关资讯:
现挤牛奶存安全隐患 微生物超标等风险极大 “现挤牛奶”存在安全隐患 极易受微生物污染
牛奶和乳制品或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牛奶喝多伤心脏!每天3杯以上牛奶或提高死亡率
“热伤害”控制或为牛奶国标升级关键点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饮用大量牛奶可能使人寿命缩短
调制乳究竟算不算牛奶? 韩国培育出“变色荧光牛”牛奶有抗癌效果
新西兰科学家:发现影响牛奶成分的奶牛基因变化 牛奶误区知多少:喝牛奶腹泻是因为质量问题?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