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微生物基本知识->微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控制

微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控制



录入时间:2011-10-21 10:15:59 来源:互联网

 

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观念 

1.重视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问题发生后才试图解决问题。

要将污染视为一种可用资源。这种资源能够通过生物的作用,既经济又有效地将2.污染物质转化为有益的量化生物。

3.停止一切使用化学药品和药物解决生态问题的行为。这种做法收益短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加严重:收益锐减,动物的栖息地遭到毁灭性破坏。

4.运用生态工程和生态治理方案获得可持续生产和收益。利用再循环技术,既能提高产量,增加收益能力,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

5.微生物产品中所有的生物都是天然的、不含病原菌、非遗传设计的,对人类及动植物无害,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关于微生物 

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界三大物种之一。只是因为微生物个体过于微小,而不像一般动物和植物那样易让人们感知它的存在和功能,这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微生物的正确认识,也阻碍了对微生物技术开发的支持和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微生物在工业、农业、能源、医药、食品等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令人瞩目。尤其是循环经济的建设,将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microorgnisms)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核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微生物的特点 

1. 个体微小、分布广泛

    微生物的大小用微米甚至纳米来表示,从零点几微米到几百纳米不等。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而且轻,故可通过风和水的散播而广泛分布。江、河、湖、海、高山、陆地、人体等,甚至寒冷的北极冰层中也发现有微生物的存在。

2. 种类繁多、代谢旺盛

    据统计,已发现的微生物有十几万种。而且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方式,能用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使之分解和转化。同时,又能将无机物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繁殖快速、易于培养

    微生物在最适宜的条件下具有高速繁殖的特性。尤其是细菌,其细胞一分为二,即裂殖。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简单的营养物质生长繁殖,这就使我们容易培养微生物,特别是获得纯种微生物。

4. 容易变异、利于应用 

微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学本身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不断深入以及实践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初,人们开始注意到污水中细菌的存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913年英国的费拉开创了活性污泥法,并随着欧美各国一些城市先后建立和发展了自来水厂。

    20世纪50年代,英美法一些国家的学者陆续发表了研究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污染控制技术有了许多突破性发展,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更加完善,污染控制微生物有了很大发展。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诞生了遗传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污染控制微生物日臻成熟。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应用领域

 

 

 

微生物技术的前景

 

    微生物作为一个生物界别,它的开发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发展中,微生物工程技术是“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保健”大系统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和快速见效的重大技术。

    中国是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幅员辽阔,地跨寒温至热带,内陆海拔高差-1558848米,地形复杂、环境多变,生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其中植物3万种、动物20万种、微生物3万种,是世界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发展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中国有着雄厚的资源基础。

    20世纪最后20年里,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依靠科技,推动21世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生物技术已成为中国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最多的领域,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将蓬勃发展并迅速崛起。

 

 

上一篇: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研究进展(2)

下一篇:幽门螺杆菌简介

相关文章:
降解含氯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环境保护中常见的微生物群
微生物延迟期的定义及生理特性 丁酸发酵的微生物
丙酸发酵的微生物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毒、难分解的污染物
厌氧微生物群 微生物共代谢在含氯有机物降解中的作用
降解含氯有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降解木质素及多环芳烃的微生物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