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微信公众号
海博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首页 > 微生物知识->微生物基本知识->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



录入时间:2010-10-8 10:02:39 来源:青岛海博

 

 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是一类体积微小,绝大多数为自身代谢不完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从斑疹伤寒患者的体虱中首先发现。

共同特点:

1.  体积:G-,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光镜下可见,球状或杆状

2.  细胞内寄生:缺乏酶,细胞器,二分裂殖

3.  与节肢动物的关系:寄生宿主,储存宿主,传播媒介

4.  人畜共患性

5.  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多数抗生素敏感,磺胺科促其增殖

 

普氏立克次氏体 (R. prowazekii)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以短杆形为主的多形态,呈单个或短链状存在于细胞中

 2.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微荚膜样粘液层,核糖体,核质区

1.      抗原构造

(1)       群特异性抗原:细胞壁脂多糖成分,可溶性,耐热

(2)       种特异性抗原:细胞壁外膜蛋白,不耐热

(3)       外斐反应 (Well-felix reaction):力克次氏体的脂多糖成分与变形杆菌菌体抗原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可引起交叉反应。根据这一原理用易于制备的变形杆菌O抗原代替立克次氏体抗原建立的一种非特异直接凝集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抗立克次氏体抗体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斑点热和恙虫病,称为外斐反应。

2.  培养特性

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3.  抵抗力

(1)       对热敏感(424min

(2)       耐低温,干燥

(3)       对化学消毒剂和作用于核糖体的抗生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感染途径

储存宿主/传染源:病人

传播媒介:人虱

传播方式:病人→人虱 → 病人

2.  致病物质

(1)       内毒素

(2)       磷脂酶A:溶解宿主细胞膜或吞噬体膜

(3)       微荚膜样粘液层:黏附,抗吞噬

3.  所致疾病:流行性斑疹伤寒

致病过程:

普氏立克次氏体 → 侵入皮肤→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吞入胞内→   磷脂酶A溶解吞噬体膜→ 进入细胞质 → 大量增殖→  细胞中毒破裂 →   第一次立克次体血症 → 扩散 →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 →   增殖入血→    第二次立克次体血症

         症状:10-14d潜伏,高热,剧烈头痛,周身疼痛,皮疹

2.  免疫性:

严格细胞内寄生,以细胞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

1.  标本采集:无菌采血

2.  分离培养:豚鼠

3.  血清学检测:外斐反应

4.  分子生物学检测

四、防治原则

1.  预防:

(1)       改善生活卫生条件

(2)       灭活的鼠肺或鸡胚疫苗

2.  治疗:氯霉素,四环素,禁用磺胺类药物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R.typhi, R. mooseri)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与普氏立克次体类似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感染途径

储存宿主:鼠  传播媒介:鼠蚤,鼠虱

2.  所致疾病

地方性斑疹伤寒

3.  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病愈后可获牢固免疫力

 

 

上一篇:螺旋体

下一篇:衣原体

相关文章:
立克次体定义及特性 立克次体的特点
恙虫病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马立克氏病病毒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习性、繁殖与常见种类 立克次氏体的致病机制
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形态观察 立克次体鉴别技术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18562658263 13176865511
  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